實際上,素食,不缺蛋白質。根據全國營養調查的結果,各年齡層皆呈現出蛋白質攝取過多的現象。也就是說,平均而言,台灣人對於蛋白質的攝取,「量」是足夠的。蛋白質到底需要吃多少才足夠?
如果以行政院衛生署「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來看,對於4~7歲兒童的蛋白質建議量為每公斤體重需要1.6公克的蛋白質;30歲以上的成人,蛋白質的建議量為每公斤體重需要0.9公克蛋白質,因此60公斤體重的成人約需54公克的蛋白質,就能滿足一天蛋白質的需求量。以素食者而言,只要三餐米飯、一塊豆腐、生鮮豆包加上豆漿就能達到量的需求。在均衡飲食中,蛋白質約佔總熱量11~14%就得以應付身體所需,反而吃得過量會造成腎臟代謝的負擔。
事實上,無關乎素與葷,台灣人最常見的蛋白質飲食問題,是呈現出二極端化的蛋白質營養不良:有些人吃得太多、而有些人吃得過少,更多人吃錯了,蛋白質飲食問題就是典型的擇食不當:
蛋白質吃得過多,經常暴飲暴食
飲食上太規律沒變化,容易導致慢性過敏
食量太小,導致蛋白質攝取量不足、蛋白質種類也容易不夠廣泛
蛋白質的品質不好、缺乏必需胺基酸。
確實有一些長者,經年累月習慣僅以醬菜或蔬果類搭配米飯,導致蛋白質不足,影響身體抵抗力與造血機能。
造成這些營養問題的發生,都是因為在飲食方面,沒有先整體思考飲食對於人體的重要意義,純粹只是為了『吃』而吃,滿足了『食慾』與『果腹』,但沒有意識到健康的關聯性。
素食者平時用餐,可著重於同時含有八種必需胺基酸的來源蔬果,包括:豆類、胡蘿蔔、甘藍、球芽甘藍、羽衣甘藍、芽菜、白色花椰菜、馬鈴薯、地瓜、櫛瓜、小黃瓜、茄子、秋葵、番茄、香蕉等。黃豆、蕎麥等含有豐富離胺酸,杏仁、花生、核桃等含有豐富抗疲勞的精胺酸,而穀類、堅果含有豐富的其他胺基酸。這些食物中所擁有的胺基酸種類及含量不一,我們可以運用『蛋白質互補』的方法,來提高蛋白質的利用效率。以蛋白質互補法創造出一天當中可以順利攝取到兼顧八種必需胺基酸的『完全蛋白質』質與量。方法很簡單,只要確保在同一天內,可以吃到各式種類的蛋白質食物:全穀根莖類、豆類及堅果種子,也可以在烹煮上混搭變化:諸如黃豆糙米、燕麥薏仁、紅豆胚芽米、十穀飯、八寶養生飯、紫米雪蓮子(埃及豆)飯、五穀雜糧飯等,好吃又營養。
還有一些機能型的發酵黃豆食品,如:味噌、納豆、天貝、黃豆優格等,經過微生物發酵之後,不僅提高了必須胺基酸、游離胺基酸的含量,更容易消化吸收,還減少了天然抗營養成分及引起脹氣的物質,並且具有調節生理機能的功效,值得品嘗與養生。
另外需要重視,珍貴的蛋白質在烹煮或加工之後,蛋白質色香味增益的同時,也伴隨著物理化學性質的改變。烹煮加工有助於蛋白質更容易消化吸收,但過度的烹煮加工卻會讓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損耗不少。例如高溫烘烤、油炸時,這些焦黃、硬化的食物表面,因為組織變得堅硬,不容易讓消化酵素將之消化,而其中的蛋白質也可能已經形成高度糖化蛋白、雜環胺等不容易吸收、又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成分,反而『得不償失』!(請參考文章:小心!會讓人老得更快(AGEing)的AGEs食品!)